躬耕教育 强国有我——全国模范教师代表王永华教授受邀赴京观礼侧记

时间:2025-09-05浏览:292设置

铭记伟大历史胜利,凝聚正义和平力量。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校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王永华作为全国模范教师代表受邀现场观礼,共同见证这一承载历史记忆、彰显国家力量的重要时刻。

王永华教授1984年从郑州轻工业大学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现为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二级教授。40多年来,他始终扎根于教学和科研一线,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高层次(B类)人才,“智汇郑州”首批国家级领军人才,郑州市首批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主持的教改项目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累计完成科研项目5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发明专利11项,发表论文50余篇。

他带领的团队在“纺织生产过程信息化/智能化系统”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并保持在该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项目成果在全国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他编著的《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被300余所高等院校作为教材使用,累计发行33余万册,《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被80余所院校作为教材使用。授课电子课件,以及创新的知识传授方法等在国内高等院校得到大范围应用。主讲课程“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王永华观礼感悟和心声

作为一名工作40余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何其有幸受邀出席九三阅兵盛典!从高唱国歌时就开始哽咽,此时此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和幸福!在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上,耳畔是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眼前是铁流滚滚的钢铁洪流,心中涌动的不仅是震撼,更是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阅兵式上,东风导弹的锐利锋芒、无人作战系统的集群无敌、新型战机的翱翔天际,无不彰显着工程科技的力量。我的研究方向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工程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担当。作为高校工科专业的教授,我始终坚信:工程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我将带领团队继续完善和优化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在工业生产过程信息化/智能化系统领域加大研发力度,让学生在解决“卡脖子”难题中锤炼本领,引导学生以创新思维回应时代需求,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山河无恙,盛世如约。亲历九三阅兵盛典的荣光,是激励,更是鞭策。躬耕教育,强国有我!我愿以毕生之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年华与时代双向奔赴,书写中国工程教育的壮丽篇章!

9月4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张志坚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室看望王永华教授团队,与团队师生亲切座谈,对王永华教授受邀现场观礼表达祝贺和敬意。他指出,王永华教授长期深耕教育事业,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教书育人的亲身实践,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此次作为全国模范教师代表受邀现场观礼,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全体轻大人的骄傲。他强调,全体轻大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铭记历史、团结一心,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铸魂育人的生动素材,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秉承“为之则易 不为则难”的校训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展现出轻大的新担当、新作为。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郑州轻工业大学将传承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努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轻大力量。


图说轻工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