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我校精心组织各单位师生收听收看大会盛况,在全校上下掀起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广大师生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展开热议。
校党委书记 张志坚:今天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既是对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挽救民族危亡、保卫世界和平的隆重纪念,更彰显中国维护正义和世界和平的决心和实力。在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阅兵仪式,特别是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我倍感振奋。阅兵式壮国威、扬军威,是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新质战斗力”的集中展示,是“历史传承与时代精神”的交汇交融,也是“和平使命”的坚定宣示,意义非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伟大抗战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在血与火考验中淬炼的精神品格,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教育强国的力量源泉,也是全校师生推动改革发展、矢志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成为铸魂育人鲜活素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大思政”课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轻大新作为。
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 吴根甫: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八十年前,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人类正义的钢铁长城,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孕育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璀璨华章,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利刃出鞘不是一场秀,承平日久,我们不能忘了昨日的疼痛和今天的忧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当好抗战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和大力弘扬者。要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度融入思政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科研创新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深刻理解其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使之成为滋养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奋斗热情的源头活水,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要将参与纪念活动所激发的政治热情和感悟思考,转化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旗帜鲜明讲政治、筑牢忠诚之基,进一步聚焦主业担使命、培育时代新人,进一步服务大局促发展、提升贡献能力,进一步传承精神强作风、维护和谐稳定,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党委武装部部长、学生处处长 景志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令人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为我们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开展国防教育、征兵宣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工作指引。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武装工作者,要深刻把握当前大学生开学季、军训季、国防教育月等关键时点,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这一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契机与“开学第一课”相结合,将弘扬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通过抗战影片展示、主题班会和思政课进学生社区等形式,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让伟大抗战精神浸润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通过军训期间现役部队教官分享的部队战斗历史和辉煌战绩,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和军队取得抗战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通过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参军入伍典型宣讲等,将伟大抗战精神中蕴含的责任意识融入“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引导广大同学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积极参军入伍支持国防,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马寒:历史昭示未来,苦难熔铸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既是目标方向,也是行动指向。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淬炼出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它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负责人,我将与全体思政课教师一道,响应号召、积极行动,认真将抗战历史、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制作“开学思政第一课”、开设课程专题、开展辅导报告,讲深讲透讲活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着力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树立远大理想、锤炼过硬本领,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和践行者。
政法学院院长 代志明: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同时也是民建党的一员,在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后,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当整齐划一的受阅部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那磅礴的气势瞬间让我热血沸腾。当新型主战坦克、隐形战机、远程导弹方阵等依次驶过,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国防力量的强大。这些先进装备不仅是科技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象征。阅兵式上展示的东风系列导弹、歼-20隐身战机等大国重器,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且实现了从芯片到发动机的完全国产化,这让我为祖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感到无比自豪。九三阅兵不仅是对中国军队强大实力的展示,更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作为高校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要将这种抗战精神和爱国情怀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同时,作为民建党的一员,我也将继续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为祖国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全国人民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 吴大命:八十年风雨沧桑,八十年壮怀激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矗立起民族觉醒的精神丰碑。中国人民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熔铸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山河不忘,青春敢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奋发未来,以抗战精神砥砺前行,以勤奋刻苦为舟,以报国志向为帆,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焕发绚丽光彩!
艺术设计学院本科生 赵佳慧: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全程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式。这场阅兵不仅是国威军威的盛大展示,更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期的赓续传承。作为一名团学骨干,我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观礼所感转化为具体行动,用“青言青语”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扎实推进“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把小事做细、实事做实,带领全校青年学子弘扬和继承伟大抗战精神,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在学校学习中增长知识,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不负时代,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