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郑州轻工业大学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郭奇龙、丁泽丽分别以《学习中国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打call!》《遵义曙光:伟大转折铸就辉煌》为题,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全覆盖集中讲解。
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每个公民都需要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郭奇龙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等五个方面,以具体的中国历史文化事物和现象深刻剖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它带给我们很多宝贵经验和启示,对助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充分汲取其养分和智慧,运用好遵义会议的历史经验。丁泽丽从“领导核心是根本”“事实求是、独立自主是关键”“民主集中制是保障”等三个方面总结了遵义会议的宝贵经验。
对两位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均表示有很大收获。
食品科学2303班周许诺同学说:“通过观看视频,感觉到遵义会议的光辉,穿越时空,依然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它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及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懈奋斗、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传承遵义会议精神,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境工程2202班贾萌影同学说:“听着老师的生动讲解,我仿佛感受到遵义会议当年与会者们激烈讨论的场景。遵义会议让我认识到方向和道路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根本,它的精神穿越时空,依旧光芒万丈,激励着新时代的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4级硕士生朱润芳同学说:“通过视频的学习,我认识了在五千多年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我们携手同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学思政第一课”长期以来一直是郑州轻工业大学进行“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一环,从2020年春季开始,已连续开设9学期录制视频20期。通过对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进行阐释,结合河南地域特色和新时代河南的生动实践,增进学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引导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系列视频先后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人民公开课、河南高教、豫教思语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10万余名学生在线学习,系列视频点击量破百万人次,已经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品牌。(通讯员:郭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