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郑州轻工业大学:聚焦“三个优化” 培养创新人才

时间:2024-12-17浏览:10设置

12月15日,中国教育报以《郑州轻工业大学:聚焦“三个优化” 培养创新人才》为题,报道我校副校长肖艳秋教授的文章,从优化学科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育人模式“三个优化”开展实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原文如下:

研究生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是办好高等教育的点睛之笔。地方高校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担负着为区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使命。

郑州轻工业大学以进一步明确学科特点和育人导向、增强学科组织能力、创新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区域对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为目标,以博士单位建设为抓手,围绕博士单位建设基本条件,依次从优化学科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育人模式“三个优化”开展实践探索。项目探索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了“需求—任务—优势—贡献”四维导向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形成了基于“三跨三体”(“三跨”即跨领域、跨学科、跨校际,“三体”即校企、校内、校际多主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的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打造出“1个需求导向、4项要素支撑、1个模式创新”的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轻大模式”,创新了提升办学层次与条件、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为区域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实现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进而推动了研究生培养条件和质量提升,对促进其他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接产业,优化学科布局

学校构建“需求导向—优化布局—推动交叉—分层建设”的学科发展模式。模式紧密围绕河南省的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通过分层分类的学科建设体系,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凝练学科方向,赋能新兴产业发展。学校围绕河南省28个重点产业链,布局新一轮省级重点学科,并以优势学科为核心,打造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以此带动重点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学校面向区域新兴产业需求,鼓励学科交叉,为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组织载体。构建虚实结合的交叉学科组织新模式,为培养具有跨界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启智赋能。设置交叉学科研究院和人员流动共享机制,跨学科、跨院系、跨区域组建交叉学科团队,围绕行业关键问题,通过项目化运作,一体化开展科研、师资和人才培养工作,为交叉学科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培养条件与培养环境。

以生为本,优化资源配置

学校秉持“对外开源、对内优配”原则,构建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以加大对研究生培养的资源投入。在此基础上,打造“一中心、两重点、三协同”的创新平台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支持优势学科筹建国家学科平台和高层次公共服务平台,并通过“校企协同、政校协同、国际协同”的方式,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实验室和国际联合实验室等,深度融入创新体系,以获得更多的经费和资源支持。同时,对内从“需求—任务—优势—贡献”四个维度,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资源的分类投入,引导学科形成“以实力要资源,以贡献求发展”的发展格局,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学校推动学科由松散型科研模式向有组织科研模式转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科研推动研究生培养。建立领军人才引领的“大团队作战模式”,设置科研项目监理,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同时,突出有组织科研评价导向,实施团队重大成果按比例共享,形成团队合力。鼓励与头部企业合作,积极参与政府部门“揭榜挂帅”项目,提高成果转化研究团队收益比例。此外,瞄准科研育人环境,稳固有组织科研的创新定位,构建基于学校、学院、学生的“校院并行,师生同创”科研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培训—竞赛选拔—精准培育—项目孵化—全程指导—支持保障”全链条的科研育人服务体系。

学校坚持科学规划、重在培养,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师资人才体系。构建“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英才”的多层次人才引育体系,并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阶段目标,制定明确的人才界定标准,避免人才引进的盲目性。同时,深化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博士化、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培养、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四大工程,为优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培养体系。

多元协同,优化育人模式

学校跨领域构建发展共同体、跨学科构建创新共同体、跨校际构建育人共同体,打造多主体深度协同育人新模式,强化研究生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

跨领域构建发展共同体即构建基于项目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跨学科构建创新共同体即组建导师团队,构建学术交流机制和“知识—资源”调度机制,以跨学科项目合作促进人才培养。跨校际构建育人共同体即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高层次平台,实现校际间的“课程共享、案例共享、平台共享”,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供给。

郑州轻工业大学通过以上举措,不仅为创新人才的孕育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支撑,还全面优化了创新人才培养条件,激发了其内生动力,催生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倍增效应。

 

链接地址: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12/15/content_144743_18091304.htm


 


图说轻工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