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代会·巡礼篇七】国际教育学院党委献礼党代会

时间:2023-12-21浏览:10设置

编者按:为迎接学校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全面展示各二级单位党组织自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抢抓机遇、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业成就。学校特推出“风正好扬帆 奋进正当时”专题,陆续报道各单位取得的丰硕发展成果,增强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爱党、爱国、爱校热情,以实际行动迎接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以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国际教育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强化党建引领,秉持开放办学理念,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健康发展。

强化党的建设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学院党委切实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把牢政治方向、把牢意识形态阵地、把牢资源引进原则,推动主体责任落地、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初心落地、推动立德树人落地。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两个议事规则”,发挥好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外籍教师遴选考核、原版教材引进审核、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等机制,把牢正确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学生深耕专业领域和跨学科发展的能力,同时形成全球视野和优秀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学院党委被评为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名辅导员荣膺全国“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

强化内涵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着力构建合作办学新格局,实现了办学转型升级。持续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2018年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项目。2020年与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项目。2021年与荷兰方提斯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项目。2023年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合作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获批,设立人工智能、自动化和车辆工程三个专业。初步实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由“项目”到“机构”的转型升级。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引进了外方高校相近专业的培养方案、先进的课程体系、优质的教材讲义,构建了中西融合、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英语+专业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外方教师授课,加强中外师生交流,强化了学生英语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五年来,学生获“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励4项,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500余项,学院出国留学深造学生达到200余人。

不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提升了国际化办学水平。近年来,通过互派教师访学讲学、选派骨干教师赴国外培训、开展合作研究、联办国际学术会议、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形式,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助推学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先后选派66名项目教师赴国外大学进修和访问交流,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学院多名老师获河南省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奖励,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强化目标引领  明确未来发展任务

提质量。未来5年,我们将落实中外合作办学关于“四个三分之一”要求,切实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我校优势学科,与外方合作院校共建一流的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基地,构建起师生合作交流、课程融合、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学位联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转型。未来5年,我们将把合作办学的重点由项目转为机构,学生规模达到2000人,每年引进优质课程60门以上,建立起符合ABET认证的教学体系,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大力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局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升合作办学的贡献度和支撑度。

建机制。未来5年,我们将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构建“双主体决策、多层级沟通”的双元协同、共建共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通过引进国外优质师资、选派教师出国研修等,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打造国际化一流人才的集聚高地,助推学校特色骨干大学和“双一流”建设。

创一流。未来5年,立足于我校二十多年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在办好本科的基础上,我们将积极开展硕士、博士层次的合作办学,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合作办学的溢出辐射效应,提升合作办学对我校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支撑度。努力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办出特色,创出一流,打造国际化办学典范,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过去五年,是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也是国际教育学院开拓奋进的五年。展望未来,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勇担使命、务实进取,为学校特色骨干大学和国际化示范高校建设贡献力量。


图说轻工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