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来到轻院,迄今已经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经历了登讲台、科研、大学生创新活动等很多事情。见证了一届又一届轻院大学生的彷徨与顿悟。我还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走入轻院老校区的感受:紧凑的教学区、高耸的白杨树、嫩青的草坪……,郁郁葱葱,一切都充满了年轻的活力与生机。对于校园,从最初的陌生到现在一切都变得熟悉,学校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我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成长的足迹。
当我读完博士回来以后,也经常思索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2013年底,我路过体育馆招聘会,带着好奇的心态走进了招聘会场。走遍招聘现场,发现机械类专业的平均起薪只有2000多元,远低于本校的其它专业的平均起薪。我听到一个10级应聘者在和用人单位谈薪水。用人单位说:“你会什么?你没有资格讨价还价,是我们在培训你”。我当时触动很大。2017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将会达到795万,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变成了大众教育。只有在大众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精英教育,学习一技之长,才能在你毕业的时候,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无论是工作还是考研。我当时下定决心要和学生们一起摸索一条创新之路,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有所专长。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创立了梅科尔工作室。工作室创立初期,面临人员、资金和活动场地三大问题。为了能够招募到有科研兴趣的同学,我走进食堂,通过口头宣传招募了最初的40名同学。还有购买设备与器材的资金问题。除了通过学院和学校寻求资助以及自掏腰包外,我和学生去收集报废设备中的电机、板材、电线等物品。11级李宁同学为了给钻铣床找支座,在东一楼前帮工友兄弟和了半天水泥,换回来一车板砖,于是水泥支座有了着落。
经过几年的努力,梅科尔工作室的成员们研发出了一项又一项创新产品,并获得多项大奖。桌面式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获得2016年“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用于中风患者手指康复的可穿戴式气动机械手套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获得2016年“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2016年河南省创业示范项目11万元资助;2017年大学生“挑战杯”河南赛区特等奖。
看到学生们取得的这些成果,我感到由衷的欣慰。而我同样感谢轻院,正是“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学生们,克服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一次又一次困难,让我从最初的一名青涩毕业生,后来继续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在工作中得到了校领导和许多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而我的可爱又勤奋的学生们,也给了我很多支持。梅科尔工作室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共同将“开放、分享、交流、协作”的理念传承下来。
如今,郑州轻工业学院迎来了40年华诞,40年的积淀,40年的历练,如今的轻院,依然充满着青春的气息,以其昂扬向上的激情,激励着莘莘学子奋勇向前。
40载桃李芬芳,薪火传承。40年来,一代又一代轻院人创造的辉煌见证着轻院的成长!求实、奋进是您对我们的承诺,您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奋勇前进。愿郑州轻工业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辉煌,愿轻院学子为中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