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团旗跟党走】创新创业谱写青春

时间:2016-12-08浏览:522设置

【高举团旗跟党走】创新创业谱写青春

——校第五次团代会(八次学代会)以来团学组织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回顾

自校五次团代会和八次学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各级团学组织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郁氛围,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倾力打造以“挑战杯”、“创青春杯”系列赛事为主体的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课外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品牌,团结带领青年学生以主人翁和建设者的姿态,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以不断激发的创新精神和不断展现的创业贡献,成长为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生力量、骨干力量和引领力量。

  

一、完善制度保障,提升创新能力

学校各级团学组织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从2004年起,学校成立大学生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条例,并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2015年增至每年100万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还将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近五年来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立项近2000项,指导教师1600余人次,参加学生12千余人;同时,坚持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和“挑战杯”、“创青春杯”等创新创业竞赛为牵动,举办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网页(flash)制作大赛等各类科技作品竞赛以及科技讲座、学术报告、学科竞赛等活动,并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学科竞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参赛作品质量及人数逐年提升,近五年累计获国家级奖励21项、省级奖励160余项、优秀组织奖12次。

  

二、整合优势资源,激发创业热情

近年来,学校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协同教务处、科技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职能部门,帮助青年学生提高创业能力,激发创业激情,不断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创业思想的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创业导师、众创空间、企业资助、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资源,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各学院先后成立创业工作室和服务中心,集中优势创业资源,积极开展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项目,举办大学生创业知识讲座、就业创业大讲堂等创业培训活动,形成了“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创业新态势。在创业竞赛方面,以“创青春杯”创业大赛为抓手,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工作理念,广泛发动、部门协同、二级联动,通过氛围营造、组织保障、专家辅导、强化训练等促进大学生创业热情和能力水平的提升,近五年团组织牵头的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省级奖励49项、优秀组织奖6次。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主动聘请成功创业校友、成功青年企业家、教授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积极邀请著名投资人王海全、世界500强企业大中华区高级总监李亚平、创业校友祝晓琳等畅谈创业故事,提供最新的创业理念、思路和成果,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育创业精神。

  

三、构建双创平台,服务成长成才

学校各级团学组织依据自身优势职能,坚持在学校双创教育体制下不断探索创新,按照学校《郑州轻工业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办法》,即“围绕一个目标、把握四个关键、实施八项工程”,不断强化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首先,立足于校情和各二级学院实际,探索将双创教育列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融入第二课程体系,构建新型双创课程平台;其次,积极整合校外资源,为校内创新创业构造一个“校企合作、校社联携”的生态环境,使校内外双创教育资源最优化,起到互补共享的作用,构建新型双创培训平台;再次,积极为青年学生提供参与双创实践的机会,以丰硕的实战经验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构建新型双创实践平台;最后,依托政府、企业等优势力量,着力在双创项目的立项、评审、资助、转化等环节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服务,构建新型双创服务平台。同时,依托河南省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校院两级实习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实践类学生社团等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上万个实习实践岗位,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引导学生树立“学‘习’创新创青春、奋斗筑梦谱华章”的观念,努力点燃青年特有的创新创业激情,点亮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

图说轻工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