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第五次团代会(八次学代会)以来团学组织强化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回顾
自校五次团代会和八次学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团学工作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学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保持和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着力强化团员青年政治引领,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发挥了基层团学组织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的基础性作用。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引领团员青年树立远大理想
学校各级团学组织始终坚持以思想引领作为工作主线,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宣传教育载体,逐步把教育引导工作融入到团学青年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了校院两级协同配合、团学骨干带头学习、团员青年共同参与的“三级网络”育人体系,注重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激励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同时,学校共青团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每年邀请专家、学者、优秀团干到团校和青马培训班讲授以团的基础知识、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为主题的团课;组建学习型团支部、学习型社团、学习型学生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理论学习体系,实现理论学习、工作研讨、实践真知在团员青年中全覆盖。
二、坚持以重大活动和事件教育青年,引领团员青年树立爱国意识
坚持结合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充分利用清明节、国庆节、“五四”运动纪念日和建党日、建团日等重大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抓住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党90周年、建团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等重要契机,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宣讲会、报告会、研讨会、分享会、新媒体互动等,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与信仰对话”、“我的中国梦”、“纪念‘一二九’”、“弘扬五四精神,争做优秀大学生”等党史、团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感召广大青年学生,近年来先后举办各类学习教育活动1500余场次,受众学生22万余人次。
三、坚持以榜样的力量感召青年,引领团员青年学习身边先进典型
近年来,学校各级团学组织注重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挖掘、树立、培育工作,每年结合工作实际,选树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业创业、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组建“轻院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深入支部、社团、宿舍,通过专题宣讲、面对面交流、研讨谈心等方式,以优秀榜样感召学生、以先进典型激励学生、以先锋模范凝聚学生,引导带动全校学生弘扬正气、学习先进、成长成才。其中“自强之星”吴建平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在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中夺冠。我校报送的《传递榜样正能量,聚力共筑中国梦——先进典型培育工程》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
四、坚持以智慧团建团结青年,引领团员青年凝聚青春共识
为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团学组织运行和服务对象的新特点,学校各级团学组织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秉承“平等、开放、创新、共享、协作”的互联网思维,建立包括团籍管理、团干管理、团组织管理、推优入团、推优入党等团务工作信息化在内的“郑州轻工业学院团员青年数据库”,探索“直接联系青年、横向联系青年”的思想引领新模式,实现“网络连支部,服务聚青年,团在你身边”的智慧团建新理念。同时,坚持建好用好共青团郑州轻工业学院委员会官方微信、微博、“轻院•青年之声”及“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线上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凝聚青春力量,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截至目前共青团官方微博粉丝24327个,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粉丝12000个,轻院青年之声互动平台已有专家7563名、收到并解答青年问题2万6千余条,累计点击量达1200余万次。在此基础上,我校团组织不断加强网络文明志愿者、网络宣传员等队伍建设,建立网络文明促进会,网络宣传员近2000人,已经成为弘扬主旋律的网络倡导者、传播青春正能量的网络生力军。
五、坚持以组织育人服务青年,引领团员青年建功十三五
学校共青团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扎实推进团建基础工程,努力拓展基层团组织工作领域,建立完善团学组织工作机制,注重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搭建各类信息平台,传递共青团信息。各级团组织十分注重基层团组织建设,坚持和改进“三会两制一课”,切实落实主题团日活动,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研讨,不断提升团员青年综合素质。同时,为努力破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与“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两大战略性课题,学校团委形成了以“校团委指导、学院团委主导、团支部发力”的工作运行机制,在共青团重点工作上实施重心下移,推进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落实团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实施团干直接联系青年1+100计划,发动团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团的工作方式方法和作风,更好的为团学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让青春的智慧在建功十三五的实践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