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术信息五则

时间:2015-12-11浏览:1255设置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缪炜研究员来校讲学

12月8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缪炜研究员应邀来校讲学,为相关专业师生做了题为“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嗜热四膜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9会议室举行。

缪炜研究员介绍了他所主导的嗜热四膜虫性别决定基因方面的研究成果,用四膜虫作为模式生物揭示有性和无性生殖的优缺点,使大家生物生殖方式上的理解上获得了新的视野同时,他还介绍了其团队有关四膜虫的研究已在国际上得到众多专家的肯定,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领该研究方向的进展。最后,他向大家展示了其团队在此研究成果基础上,研发了能发光的耐污性指示性四膜虫,该成果将会很快应用污水处理及其检测方面。

报告最后,缪炜研究员与师生进行了交流探讨,耐心回答了大家的所有提问。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机电学院何文斌博士做“重型模锻液压机本体剖分坎合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

    128日上午,机电工程学院何文斌博士为学生做了题为“重型模锻液压机本体剖分坎合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报告会在东风校区西五楼501教室举行。

    报告中何文斌博士首先介绍了重型模锻液压机本体结构发展的技术路线,剖分坎合、钢丝缠绕结构与传统非预紧结构、螺栓预紧结构的性能比较及优势所在;进而介绍了机架剖分坎合结构“未裂先分”消除应力集中、坎合板塑性增韧、坎合件毛化表面与坎合板间多尺度犁沟作用增摩的仿生学原理;介绍了博士课题进行坎合副抗剪性、抗疲性劳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思路;讲解了物理实验、有限元法、理论分析等三大科研工具在机架坎合结构抗剪性、抗疲性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液压机机架完整性的分析方法和子块切向错动的评判准则,并对其在400 MN重型模锻液压机和40 MN多向模锻液压机等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做了介绍。

何文斌博士的报告,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深入浅出。通过这次学术报告,同学们对剖分坎合、钢丝缠绕技术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机电工程学院 

 

材化学院杨清香博士作“多孔MOF杂化材料结构、吸附性能及应用”学术报告

    近日,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杨清香博士在科学校区一教楼309教室做了题为“多孔MOF杂化材料结构、吸附性能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我院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杨清香博士介绍了MOF多孔复合材料、磁性纳米材料的结构特点和制备方法,概述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结合近期课题组在磁性多孔杂化材料设计合成领域的研究,重点介绍了磁性MOF多孔材料的设计思路、在水处理和药物负载方面的应用。

    最后,杨清香博士介绍了科研创新的心得体会,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政法学院成功举办第一次学术沙龙 

    近期,为了增强学术氛围,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师生之间交流,政法学院举行第一次学术沙龙。

    本期沙龙在科学校区212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中部地区农村空心化的社会风险及其治理”主讲人是我院社会工作系徐京波博士。闻英副院长、行红芳副院长出席了本次学术沙龙,并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另外,栗志强、孙亚男、宋雯、游保德、刘晋、焦晓钰、刘晋、李慧、岳耀鹏、苏慧丽等教师和我院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主讲人围绕农村空心化现实形态、形成机制、社会后果和防控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40分钟的陈述之后,参会的各位老师和研究生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建议,主讲人也进行了详细的回应。整个沙龙活动,交流深入,讨论热烈,持续了2个小时。活动结束时,大家意犹未尽,希望以后更进一步发挥学术沙龙的互动作用,促进相互间的学术交流与碰撞。政法学院

  

我校成功举办第二届研究生模拟国际学术交流大会

12月2日,郑州轻工业学院第二届模拟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在东风校区多功能演讲厅举行。我校外籍教师Peacock David博士、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张治红教授等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研究生处、研工部、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同志,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代表参加了大会。 

会上,Peacock David博士作了题为A Review of the Discovery & Development of Smart Materials(智能材料的发现与发展)的学术报告。张治红教授作了题为2D Nanomaterials for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二维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的学术报告。随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董宇、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解慧芳、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田稼越、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许晓璐、艺术设计学院的冯乃曦5位研究生用英语进行了优秀论文宣讲交流。会议还对5位一等奖、17位二等奖优秀论文的作者进行了表彰。

本次模拟国际学术会议按照国际会议的标准进行筹备和举行,共收到稿件178篇。在大会举行之前,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按学科专业分布召开了为期一周的9个分会交流,193人次研究生进行了论文宣讲,12位研究生导师应邀作了分会报告,分会同样按照国际会议标准流程进行。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浓郁学术氛围,繁荣学术交流,引领学术创新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研究生处)

图说轻工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