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新成就 铸就新辉煌 高校巡礼
――《光明日报》2003年1月9日 高校巡礼报道我院计算机系的发展
创建优势学科 努力向高水平研究型院系迈进
郑州轻工业学院作为中南六省唯一一所普通轻工院校,近几年来,在引进和整和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抓机遇、占先机拓展办学空间,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建优势学科、打造品牌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迈出重大步伐,实现了学校教育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台阶。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临着历史的机遇与挑战。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党政班子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上质量、上层次,努力向高水平研究型院系迈进。具体做法如下:
狠抓教学质量:计算机系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学院计算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院学生在河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连续几年名列前茅,2001年通过率为93。5%,名列全省第一。学院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计算机系重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学过程有原来的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有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计算机系承担的“河南省面向21世纪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获得了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的“大学物理CAI研究与应用”获得了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重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学术队伍建设:计算机系制定了以“培养、引进、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全面推进继续教育,目前共有5位教师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遵循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稳定了现有的师资队伍(56人,有教授4人,其中河南省管优秀专家、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副教授10人)。重视学科建设:为抓好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学科建设,成立了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研究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计算机系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大力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开发能力,并努力把科研成果和知识产品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全系70%的教师在从事着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攻关。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系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4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20多项,获奖10多项。从与新飞电器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替代进口冰箱测试系统开始,计算机系与新飞的合作实现了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的跨越;研制开发的“全自动智能钢包喂丝机”已经在上钢三厂、武汉钢厂、安阳钢厂等多家企业推广使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望未来,轻院计算机系将坚持教育创新,实现向研究型院系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