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基本知识

时间:2003-04-22浏览:157设置



             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链球菌或肺炎双球菌等细菌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是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症状、肺部特征、血项相对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

二、非典型肺炎的传染途径 

    本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传播、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此外,非典型肺炎有家庭聚集、社会聚集和医院聚集传播的特点。

三、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非典型肺炎潜伏期为2―12天,大多数人感染4―5天发病。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并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和全身酸痛、乏力,干咳、少痰,部分病人有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早期白细胞数正常或降低,肺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性改变。

四、个人预防的一般措施:

    建议师生要做到“七要”。

    “七要”是要勤洗手、要勤洗脸、要勤饮水、要勤通风、要注意饮食、要调整好心态、要锻炼好身体。 

   “要勤洗手”,洗手是预防病毒传染的第一道防线。要时常保持双手洁净,洗手时手心、手背、手腕、指尖、指甲缝都要清洗,肥皂或洗涤液要在手上来回搓10―15秒,整个搓揉时间不应少于30秒,最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有条件的,应照此办法重复两到三遍。手洗净后,一定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手绢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擦干双手,并勤换毛巾。如果上述条件都不具备,就让湿手自动“晾干”。

  “要勤洗脸”,脸部容易寄居病毒。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鼻、咽和眼侵入人体的。洗脸可把病毒清洗掉,使鼻、口腔和眼等病菌容易侵入的部位保持洁净,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 

  “要勤饮水”,春季气候多风干燥,空气中粉尘含量高,鼻粘膜容易受损,勤饮水可以使粘膜保持湿润,增强抵抗力。同时,勤饮水还便于及时排泄体内的废物,有利于加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要勤通风”,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可稀释减少致病的因子。非典型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空气流通后,病原菌的浓度稀释了,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小。使用空调的房间更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 

    “要注意饮食”,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包括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要尽量避免吃未有密封包装的食品;尽量避免在校外吃饭,特别是冷食,如凉菜等。要注意营养,保证一天正常的三餐,不要只吃方便面等营养不高的食品,这样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免疫力下降。

  “要调整好心态”对非典型肺炎我们应以健康的、科学的良好心态正视它的存在,不必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的传染性极强,对生命健康会带来一定威胁。

  “要锻炼好身体”,眼下正值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大家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但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合理安排运动量。 

                                     

                                                             党   办

    

图说轻工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