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发表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张亚伟教授长篇理论文章

时间:2004-08-13浏览:93设置



   8月13日,《河南日报》理论专页发表了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张亚伟教授的长篇理论文章――《坚持求真务实重在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全文如下:

             坚持求真务实重在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

                          张亚伟

    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胡锦涛同志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向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省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省级领导干部和省直机关要带头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使求真务实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既与领导干部自身的思想作风、品德修养有关,也与权力运行机制的规范、约束有关。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的建立,可给人们的思想行为以规范性和约束力,更能够通过科学、严格的程序来保证科学思想和正确决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倡导求真务实之风,使求真务实转化为实际行动,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坚持求真务实,必须合理构建权力结构,科学配置权力。求真务实,最重要的是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合理构建权力结构,科学配置权力,保证权力为民所用,避免权力背离其为人民服务的主旨。合理构建权力结构,科学配置权力,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分解和组合各权力主体,使之处于相互平衡与和谐状态,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于某一机关、某一部门、某一环节,集中于少数人甚至于一个人。二是科学界定各权力职能和作用的范围,明确权力的界限,减少“自由裁量”。为此,坚持求真务实,必须形成合理的权力结构,科学配置权力。第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事放权。把政府从那些不该管也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中解脱出来,将其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逐步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从“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真正解决政府既越位、错位,又缺位的问题。第二,实现领导干部的职能权限具体化。将领导者职权和行政行为的原则细化。

    坚持求真务实,必须完善决策机制。没有科学的决策,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依靠拍脑袋、凭感觉决策,就会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破坏、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给党和人民的事业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决策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

    在决策依据上,要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努力掌握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全面、真实、可靠的依据。在决策过程中,一要完善决策程序,以尽可能减少决策的随意度;二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切实发扬民主,既防止独断专行,又避免不负责任的决策;三要建立重大决策的公示制度,增强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便于社会了解和参与决策;四要建立健全决策反馈机制,扩大正确决策的效应。

    坚持求真务实,必须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目前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违背求真务实的行为和现象,不在于一些领导干部不了解党的优良传统,不清楚求真务实的重要性,而是明知故犯。究其原因,和权力运行机制中缺乏完善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有关,和监督与制约机制缺乏刚性有关。因此,必须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第一,加强权力监督。要以权力制约权力,使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行为法制化。第二,完善制度监督。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将每个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责、权、利有机地统一起来,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弹劾制度、罢免制度以及承担政治责任的制度和引咎辞职制度等,约束和监督领导干部的行为,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第三,强化舆论监督。要运用各种传媒的力量,对各级领导干部及其办事人员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经常性监督,公开、快捷、广泛的舆论监督,是对国家权力机构监督的强力支持。第四,扩大群众监督。一方面,应广泛实行或试行政府信息公告制、人大常委会和政府有关会议群众旁听制、社会关注事项听证会制、有关事项的群众表决制等措施,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加大群众对权力机关及部门的知情权和公众事务处理的参与权,为群众实施监督提供更多的可行渠道和便利条件;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推行群众在领导干部任用上的监督和参与制度,使群众对干部的意见,能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作为考查、任用、提拔干部的依据。

图说轻工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