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报道我校加强校企合作、多渠道培养人才成就

时间:2006-09-04浏览:66设置



 
    多年来,我校坚持立足轻工、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立足河南、面向全国。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了3万余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8月1日,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办的《科学时报》B2版以“郑州轻院:多渠道培养人才”对此进行了报道(多家教育科研网站予以转载)。原文如下:
 
 
 
郑州轻院:多渠道培养人才
 
史俊廷
 
    一所普通院校,当她脱离了原来的主管部委,投身于地方的时候,她必须做的就是更好服务地方的经济发展。近日,记者走进了郑州轻工业学院,探究她在转轨后如何服务河南地方经济发展的。

  郑州轻院转轨前是国家轻工业部直属、以轻工业相关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为轻工行业培养人才和科技服务。目前,该校逐步完成了从面向轻工行业向既面向轻工行业又服务社会、重点服务河南经济的多科性、综合性教育的转变,形成了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

  记者了解到,该校自觉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重视提供适应区域经济需要的技术服务,努力把科研成果和知识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据介绍,该校长期与新飞集团开展技术、人才合作,进行了冰箱温度测试线的技术改造、冰箱模糊控制器新产品开发等技术合作,与浙江星星集团合作进行冷凝管校直牵引切断机、自动弯管机的技术改造,使得二者在以上技术及新产品上处于独创的地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郑州轻院还长期为帝豪集团的卷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促使其成为河南卷烟行业的龙头老大此外,郑州轻院与武钢、安钢、新烟集团、台湾凌阳公司、美的集团、TCL集团等都有广泛的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

  近年来,郑州轻院还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步伐,走科研社会化之路,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食品与生物工程系为母体的郑州奥利实业有限公司,以模糊控制技术中心为母体的华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化模式,在取得科研成果、实现成果转化、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

  郑州轻院宣传部负责人说:“校企合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也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

图说轻工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