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实现了学院与行业优势和投入的各项要素互补,在科学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河南教育》(高校版)以“寄情烟草,让行业优势更加突出――郑州轻院产学研工作纪实”为题图文报道了我校产学研工作成就。全文如下:
寄情烟草,让行业优势更加突出
――郑州轻院产学研工作纪实
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专业是国内开办最早的烟草工程本科专业,至今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程。自该专业成立以来,该校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凭借自身实力奠定了与我国烟草行业合作的基础,实现了学院与行业优势和投入的各项要素互补,在科学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并逐步形成了行业特色鲜明的科研与学科优势,享有“烟草行业的黄埔军校”之美誉。
科研创新推动烟草技术应用
长期以来,该校依托行业优势,注重烟草工程应用技术研究,突出烟草工程特色学科建设,努力打造科学研究平台。2001年以来,学校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先后购置了吸烟机、CC/MS、分子蒸馏设备、900MPa超高压处理设备、电离辐照设备等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装备了调香研究室、卷烟评吸室等国内一流的专业实验室,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烟草工程专业教师承担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争取科研经费3500余万元,目前已经完成并通过鉴定的项目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专利2项,极大地推动了烟草专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
通过科学研究,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不断充实,达到了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目的。例如:“金合欢基丙酮的合成研究”、“烟用新香料茄酮的合成研究”、“辛夷精油的提取及在卷烟中的应用研究”等是该校专业教师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目前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合成的香精香料不仅在卷烟生产企业广泛应用,并且运用到了卷烟香味化学实验当中,供学生辨香、调香时使用。2001年以来,该校教师共出版烟草工程专业教材8部,全面更新了教学内容,体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最近,烟草工程学科的教师又联合机电、计算机等专业教师,共同承担了国内某大型烟草集团委托该校开展的《卷烟质量溯源保障体系》项目。该项目合同经费2500万元,项目开发完成后,继续利用该成果对集团生产线进行全面改造,可完成项目投资接近5亿元。
成果转化为企业带来数亿元效益
“采用多种形式,使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快实用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现代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内涵。
2002年以来,该校承担完成的“改善卷烟(群英会)吸食品质的研究”、“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研究”等项目在河南南阳卷烟厂投入实际应用,为提高南阳卷烟厂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提供了可靠保证;“新型保润剂的开发研究”项目已经应用在北京卷烟厂中南海晶牌上,延长了卷烟产品的货架期,为北京卷烟厂这一知名晶牌国际市场的开拓注入了活力;“生化技术在烟草中的应用”在昆明卷烟厂等企业得到了实际应用,改善了卷烟原材料的品质,最终提高了卷烟的吸食品质。以上技术成果的转化为烟草企业带来了数以亿元计的经济效益。利用“可降解茶叶纸质滤棒的研制”技术开发出来的新型卷烟滤嘴,具有独特的降焦减害功能,经过中国科学院等权威机构检测,可使卷烟中的有害成分“自由基”降低30%以上,“亚硝胺”降低20%以上,“酚类物质”降低15%左右,并能够醇和卷烟香味、改善香烟余味,深为许昌卷烟厂、新郑卷烟厂、徐州卷烟厂、武汉卷烟厂等多家卷烟厂所青睐,目前正处于产业化进程中,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力。
郑州奥利实业有限公司是该校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所创办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新型烟用香料的合成研究及各类烟用香精、香料的生产及卷烟新产品开发工作。作为该校院办产业的一个窗口,郑州奥利实业有限公司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如公司在1999年被国家烟草专卖局授予烟用香精、香料定点供应单位,并于2000年荣获“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依托优越的科研条件和自身的人才优势,公司在烟用香料开发和烟用香精研制方面硕果累累。几年来,公司共有8项科研项目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两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目前公司已形成5大类、12个系列、近80个品种的产品格局,年生产烟用香精能力已达到800吨,烟用香料6000公斤,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公司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每年拿出数十万元的资金反哺教学与科研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作为烟草工程专业院内实习基地,公司每年均接纳大批本专业学生从事科研、毕业论文、生产实践等活动,为进一步强化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作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长期发展积淀和近年来的不懈努力,该校烟草工程专业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
校企合作谋求多方共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改革,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已是大势所趋。多年来,该校采取多种方式实现校企共建,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对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目前,该校已在省内的许昌卷烟厂、安阳卷烟厂、新郑卷烟厂、许昌天昌烟叶复烤厂以及省外的武汉卷烟厂、徐州卷烟厂、青岛卷烟厂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聘请对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做指导教师,参与实习计划的修订,指导学生实习。这不仅保证了生产实习这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实习的质量、效果,同时使企业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绿色通道,许多毕业生正是在生产实习期间被看中而就业的。
开展联合科研攻关。该校与北京卷烟厂、南京卷烟厂、深圳卷烟厂等企业或企业集团签订了多项联合攻关项目,项目经费达2800万元。这些项目的签订,有力地促进了烟草工程专业科研工作的开展,密切了校企间的合作关系,该校不仅利用企业提供的科研经费添置了一些科研仪器设备,同时也为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丰富的课题来源和充足的经费保证。
其他合作。1996年,国内著名的烟用香精香料私人企业家曾建荣先生在该校设立“建荣奖”,对全院教学科研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2001年许昌帝豪集团、2002年广东升生集团分别在该校设立科研基地,双方在烟用香精香料及提高卷烟产品质量研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2004年,该校与郑州烟草研究院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实现资源共享。2006年,该校又与云南红塔集团签订了联合培养烟草工程专业工程硕土研究生的合作协议。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对国内多所院校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正式委托该校自2006年起开办烟用香精香料硕士研究生班,为行业培养烟用香精香料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并计划投入数百万元的资金,支持该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从而掀开了该校烟草工程专业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新的一页。
该校依托行业优势,注重烟草工程应用技术研究,随着产学研工作的开展,既改善了办学条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烟草工程专业自1984年开始招生以来,已经培养本科毕业生18届近千人,其中90%以上毕业生就业于全国各大、中型卷烟生产企业或科研院所。据不完全统计,该校烟草工程专业毕业生中先后有140多位担当烟草企业厂级以上领导干部,85%以上的毕业生成为全国烟草行业各类企业、研究机构中重要技术岗位中的骨干,在烟草行业中发挥着愈来愈显著的推动作用。
责编:博 雅